抖音等短视频的模式以一分钟以内的视频为主,沉迷于刷短视频的用户不计其数。软件以大数据算法根据你的喜欢爱好不断推送短视频,一旦刷起来便停不下来,不知不觉时间就会过去三四个小时。
与其说是用短视频APP来消磨碎片时间,倒不如说是短视频等软件正在破坏着你对生活的自律性,以为自己在操控抖音等软件,其实最真实的情况是抖音等软件正在霸占你的正常作息时间。
在知乎上有个话题曾经很火,标题较为耸人——抖音是否正在毁掉中国的年轻人?先不说短视频APP等是否在毁掉中国的年轻人,我们都必须承认它的成功,短视频不仅仅是精神鸦片,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视频,科普的视频。
有人说:我们完全可以避免不好的地方,充分利用抖音学习,取其精华!
额,想法不错。面对来来往往的行人,面对每一位在空闲的时候刷抖音的人,有网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:
“那些抖音声音外放的那些人,会不会觉得不好意思?”
在网上,我甚至能看到“抖音外放,亲妈下葬”这样恶毒的诅咒,可见大家对这种“我有我自由,懒得理你感受”行为都痛恨至极。
甚至有网友做出这样一图来表示“抖音”外放是世界上最大的噪音之一。
![]()
因抖音外放而造成的矛盾甚至大打出手的新闻最近也屡见不止。抖音外放引起众怒的同时,我们也很好奇,他们自己是什么感觉?真的不知道会打扰到别人么?
其实外放这个问题不止是抖音,其他短视频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,这也是我在标题给抖音打上双引号的原因。
最早接触到音乐外放并且造成大面积扰民的应该是“大妈”的广场舞。这样一看,外放噪音好像我们很早就接触到了,只是短视频APP把用户扩大化不仅仅是局限于“大妈”了。对于外放用户,我个人大致理解为以下几种。
一部分人外放噪音是无意识造成的,不论男女老少学历高低,在不经意间外放并造成影响,我们此时可以向对方表示已经被打扰,让对方选择音量减小或者佩戴耳机,说出自己的意见,让对方知道外放给外界已经造成干扰。
一部分是中老年,除去耳朵不好需要外放大声来欣赏以外,还有就是习惯了什么都提高音量,比如讲电话是吼出来,与人交谈也是很大声,亦或者对手机操作不熟练,一直保持那么高声音。
还有就是为了吸引其他人一起看……相对而言,这类人没有恶意我们要理解,相对做出引导并告知,让他们接受佩戴耳机或者减小音量。
还有一部分是,他们以此为乐,抱着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欣赏的心态看短视频内容的。当你们志不同道不合,会说:跟不上潮流、落伍、low等……看一下网友们问外放的“年轻人”的回答。
![]()
![]()
![]()
当然以上的回答只是一部分,并不是的都是如此,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告诉他们,我们爱好不一样。
他们不懂什么是尊重他人,我行我素,并不知道尊重他人能带来什么好处,不能跟他们产生冲突,如果可以,远离就好。
期待着公共场合外放的人都照顾一下其他人的感受。
现在也有一部分地方制定相关规定了。
![]()
我相信其他地方也会陆续制定相关规定。毕竟脸大妈都知道带耳机跳广场舞了,你还好意思外放么?
希望各位从现在起,调低音量或者插上耳机,你会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……
防水图
赞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