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他真的不想当皇帝
--> 本頁主題: 他真的不想当皇帝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lloo


級別:新手上路 ( 8 )
發帖:195
威望:85 點
金錢:5531 USD
貢獻:0 點
註冊:2025-06-11


他真的不想当皇帝



每个人都有和自己适配的人生剧本,这一点众生皆同,即便是帝王也不例外。但是,那种“人与身份的错位”,却也是命运里最常见的一个谜题。

历史上从不缺乏选错职业的皇帝,明朝的嘉靖帝醉心修道,却不得不困于朝堂。宋徽宗耽于书画,却要肩负国运。而李煜这位骨子里浸满了浪漫与敏感的词人,造化也弄人般的将他推上了帝王的宝座。



命运给李煜开的这场残忍的玩笑,让他的一生都在“本该如此”与“偏要如此”的撕扯中沉沦。很多人总是在失意的时候会想起李煜——“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。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”道尽了愁绪如麻的困顿。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”又泄露出繁华落尽的孤觉。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”则道破了人生中最残酷的真相——那些急于抓住的美好,终将在仓皇奔命中化作后知后觉的遗憾。

李煜的词是天才落寞,一言两语就写遍人间。这样的人应该是疯狂的、自由的,可命运偏要将它塞进金丝笼。这位洞悉世情的词坛鬼才,终其一生都解不开命运的死结。

南唐的龙椅从来都不是为李煜准备的,他本是第六子,自幼耽于书画诗词,志向不过是醉拍栏杆情未切的自在。案头的笔墨,窗外的流云,庭中的落花,才是他灵魂的归处。可命运偏要开一场残忍的玩笑,长兄暴毙、次兄早夭,他便这样被硬生生推上了摇摇欲坠的王座。

可是这万人之上的位置,对于他来讲,却成了世间最华丽的囚笼。囚笼外是北宋铁蹄的步步紧逼,而囚笼内则是派系倾轧的暗潮汹涌,李煜骨子里的浪漫与敏感,在帝王的权谋场中显得格格不入,就像把一只夜莺关进了猛虎的牢笼一般。

在这座囚笼里,李煜拥有过最完美的爱情。某天,李煜在河边邂逅了一个少女,少女的名字叫做周娥皇,两人一见如故,相谈甚欢。就在李煜以为两人无缘再见时,周娥皇却身穿红衣出现在他的新婚夜上。

原来,周娥皇是南唐司徒周宗的长女,精通琴棋书画,性情沉稳大度,是整个朝廷属意的南唐国母。周娥皇的背后是派系斗争和利益联结,这场始于政治联姻的结合,却意外生长出最纯粹的爱情。少年帝后、诗词之友,你写词、我便作曲,你抚琴、我便起舞。李煜填写《玉楼春》,她便补全《霓裳羽衣》的残酷,李煜弹起《念家山》的琵琶声,她就踏着《凌波曲》的节拍旋舞。彼时的南唐已如风中残烛,而这两位少年帝后却在诗词歌赋里筑起了一座理想的孤岛,用笔墨和音符对抗着宿命的寒意。



可遗憾总在圆满时埋下伏笔,周娥皇为他诞下两名皇子,却在幼子夭折后一病不起。公元964年,周娥皇在悲痛过度中溘然长逝,年仅29岁。

陆游《南唐书》卷十六:(李煜次子)仲宣才四岁,一日戏佛像前,有大琉璃灯为猫触堕地,哗然作声,仲宣因惊得疾,竟卒。

李煜在《昭惠周后诔》里写道,“苍苍何辜,歼予伉俪?”可以说是字字泣血。曾经许诺的“执子之手”,终究成了“少年夫妻止于少年”的箴语。爱情的火焰熄灭之后,皇位囚笼里只剩下更浓的寒意。

在这座囚笼里,他也拥有过复国的期盼。南唐丢了淮南十四州后,长江天险成了最后的屏障。李煜在表面上改称“江南国主”来换取安宁,可暗地里却在采石矶造战舰、练水师。粗布甲胄下的士兵们或许不知,这位看似耽于享乐的君主,夜里却常对着地图枯坐到天明。他也知道胜算渺茫,却只想着有一分希望也是好的,可人生最大的荒诞莫过于此——无心者得天下,有心者葬江山。

在这座囚笼里,他丢失了他珍贵的爱情,也即将丢失他的国家。公元975年,宋军攻破金陵城,李煜脱下龙袍,赤身自缚出降时,南唐40年的家国基业,终于成了史书里的一声叹息。在软禁的日子里,李煜可以说是将遗憾碾碎反复再咀嚼,他的词作也一改往日的金粉气,也跳出了晚唐花间词的小格局,以一己之力把伶工之词抬升到了士大夫的精神写照。

杜甫的沉郁顿挫,白居易的通俗,李商隐的细腻,他们都成为这位“词帝”的帝王师。他在凄雨冷风中感叹人生长恨时写下:“林花谢了春红,太匆匆。无奈朝来寒雨,晚来风。 胭脂泪,相留醉,几时重。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。”他在月夜高楼上愁思郁结时写下:“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。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。“

被软禁汴京三年后,李煜穿着粗布衣裳,神情恍惚的登上小楼,依旧是东风拂面,可回头望去,故国早已不复存在。于是他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:春花秋月何时了?往事知多少。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那些曾经的繁华、爱情、希望,都化作了《虞美人》里的一江春水,裹挟着绝望向东奔涌。公元978年的七夕佳节,相传李煜在府邸之中,令随行工人们作乐,声闻于外。

那句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传到了宋太宗耳中,惹得对方大怒。阶下囚的身份让他连怀念都成了罪过。于是,李煜被太宗赐下毒酒,而那首吟唱着“问君能有几多愁”的《虞美人》,也就成为了李煜的绝命之作。这位“生为词宗,死为词魂”的帝王,终究无法守护他的故土故国,却以《浪淘沙》、《虞美人》等凄婉动人的词章留名青史,他用一生的心血写尽了人间至情。

历史总以成败论英雄,李煜的帝王生涯被轻易的定义为失败,可当我们抛开史书的评价,在某个辗转难眠的月夜里,总会被他的词句击中。他的才华被帝王的身份所掩盖,他的爱情因命运的捉弄破碎,他的富国梦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。



正是这些遗憾成就了他的词,他的词中充满了对命运的感慨,对往事的追忆,对人生的无奈。而这些情感跨越了千年的时光,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。 


赞(0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7-28 19:15 樓主 引用 | 發表評論

.:. 草榴社區 -> 技術討論區

快速回帖 頂端
內容
HTML 代碼不可用

使用簽名
Wind Code自動轉換

按 Ctrl+Enter 直接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