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
一段四分多钟的模糊视频,一纸被逼写下的“道歉信”,
让两个年轻人的命运在舆论风暴中彻底失控。
愤怒的是,终审还了男生清白,却无法还他正常的精神和人生,女生败诉,不但没有丝毫愧疚,反而高调炫耀保研录取,并扬言“继续举报”。
![]()
2025年7月25日,武汉市某法院一审宣判,无法认定肖某某对杨某实施性骚扰。
法院采信了关键医学证据,同济、协和医院5名专家联合出具的诊断,指出肖某某因特应性皮炎引发的抓挠动作,其节奏、间断性与性骚扰行为存在本质差异。
监控画面显示,两人全程无语言、眼神或肢体接触,图书馆公共空间的随机座位,更无法证明行为具有“针对性”。
这份判决书,肖某某等了整整两年。
2023年7月,他在图书馆抓挠大腿湿疹的动作,被对面女生杨某用手机偷拍成5段视频。
(偷录视频,这已经侵犯了别人的隐私)
![]()
面对“性骚扰”指控,内向的他当场被逼写下含糊的“道歉信”,承认做了“下流的事”。
杨某随后在公众号发文《关于我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受到性骚扰这件事》,6亿阅读量的海啸级舆情瞬间吞噬了肖某某的人生。
网暴的绞索比判决更早勒紧了他的喉咙。
处分通报发布后仅一周,肖某某被诊断为“急性应激反应”入院治疗;
网友将其照片P成遗像,造谣其是“官二代”,爷爷看到辱骂信息后猝死,外公受刺激成植物人。
曾经计划保研的肖某某,最终因抑郁症休学,人生轨迹彻底断裂。
![]()
讽刺的是,武汉大学最初的“息事宁人”成了悲剧加速器。
尽管校方内部调查时承认“非性骚扰”,却在舆论压力下火速给予肖某某记过处分,仅模糊定义为“不雅行为”。
而面对肖母提交的多年湿疹病历、购药记录,校方仅回应“应急处理”,始终未公开澄清。
当法院还肖某某清白时,杨某的反应让人感到不解和愤怒。
![]()
她在社交平台高调炫耀保研成功、通过法考,并暗示继续举报肖某某:“他以后保研恐怕难了”。
这种对司法判决的轻蔑,暴露了诬告成本的缺失,她以维权之名施暴,却未付出任何代价。
武汉大学的沉默同样值得诘问。
早在2018年,杭州西湖区就建立了全国首个反性骚扰机制,明确规定:查实诬告者必须道歉追责。
而武大既未撤销对肖某某的草率处分,也未对杨某启动学术纪律调查。
这种绥靖姿态,实则是对校园正义的双重践踏。
随意的诬告,没受到任何惩处,反而给了这个女人嚣张的底气。
如果不严惩,肖某某的悲剧很有可能改天就降临到任何一个人头上。
应当借鉴杭州强制报告制度,对查实的诬告者追究法律责任,并纳入高校诚信档案。
平台要对恶意P图、人肉开盒者封禁并移交司法,斩断“键盘正义”的黑手。
两年前,她举起手机时,以为自己是对抗恶龙的勇士;他低头抓痒时,不知命运已滑向深渊。
当法律终于缝合了真相的伤口,制度的漏洞仍在滴血。
![]()
当杨某在社交平台晒出保研录取通知时,肖某的社交账号最后更新停留在2024年初:“活着好累”。
一个因抓痒动作被永久改写的人生剧本,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,因为轻率的指控、懦弱的处置、嗜血的舆论而不可避免的发生了。
最后,让我们感到悲伤和愤怒的是,法律可以还人清白,但拿什么弥补被摧毁的人生?
赞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