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有人问我怎么看盛产骗子。这问题,听着扎耳朵,但说实话,还真不能一口回绝。你去翻翻新闻,扫扫短视频平台,甚至看看你爸妈的微信群,各种骗局,五花八门,层出不穷。什么“药贴游”骗老头老太,什么“短期稳赚”割年轻人的韭菜,街头上5块钱就能买块“上好和田玉”。
很多人感慨:“怎么骗子这么多?”但你仔细一想,这根本不是“骗子多”,而是“易骗者多”。这才是问题的本质。
为什么盛产骗子?
要回答这个问题,得先问:“骗子的生长环境是什么?”骗子不是天生的,骗子是“养”出来的。社会上骗子多,是因为这块土壤太适合他们了——信息不对称、规则感薄弱、情绪化决策、急功近利心理,再加上一大堆侥幸心态。这年头,卖真货不赚钱,搞个噱头、编个故事,包装成“骗局”,反而更好卖。这,就是现实。敲黑板啦,为什么特别容易产生骗局?·认知差距大。
举个例子,上到老年人听不懂P2P,下到年轻人迷信“教你月入十万”,其实都是对社会规则缺乏基本认知。很多人对世界的了解,还停留在“关系学”“小道消息”和“民间秘方”的层面。懂行的,管这叫“信息差”;不懂的,叫“轻信”。骗子正是靠这个吃饭的。·规则感太弱,关系社会的残余还在。在很多人心里,规则=死的,关系=活的。什么事都想着“走捷径、找关系、搞灰色”。一听有路子,眼睛就亮了;一听“内部消息”,心就痒了。
所以,骗子最爱说的话就是:“内部渠道”“别人搞不到,我这能搞”“特殊资源,保密”“一手资料”...一听这个,很多人脑子就短路了。·太多人,想赚快钱。骗子,其实是在“满足你的欲望”,他们懂你急。·急着发财,炒东西的来了·急着减肥,减肥黑科技来了·急着变美,微商医美来了·急着养老,保健品/理财骗局来了...他们的套路,其实就是一句话:“只要你想捡便宜,骗子就能捡你。”
3为什么骗局老是层出不穷?
因为骗人成本低,被骗成本低,维权成本高。·骗子,成本是:一张嘴。·被骗者,损失几百几千几万,拉不下脸去报警。·有关部门,很多时候也只能教育两句:“不是实质性的诈骗”“你回去等通知吧...”
而且,骗子抓了一个,还有一堆在排队。更残酷的现实是:“骗人”,已经变成一种生存手段。很多人不是“职业骗子”,但做的事,其实就是骗:·商家,标个假原价,再打个折。·教培机构,吹牛说“包过”。·自媒体,编假故事蹭热度。·微商,拿着三无产品说自己是总代。这些灰色操作,难道不也是“微型骗局”吗?
我们甚至可以说:
骗子不只是个体的问题,是整个环境的反映。在一个规则还没完全扎根、信任体系还没成熟的社会,骗和被骗,成了一种“非正式交易”。骗子说:你贪,我就骗。被骗者说:我赌一把,万一是真的呢?这就是中国社会里,骗子和韭菜的默契。那,能改变吗?说实话,短期内很难。骗子会升级,韭菜会换代。
技术更新了,套路也更新了。从“仙人跳”到“杀猪盘”;
从“街边叫卖”到“直播间狂推”;
本质没变——人性的弱点,永远是骗子的资源。但,并不是没有出路。多点规则意识,少点侥幸心理。把“便宜没好货”这句话,真记住。最重要的是,别太着急,别老想着不劳而获。最后送大家一句扎心的真相:“骗子不可怕,可怕的是社会上永远有一大堆相信奇迹的人。”
骗子的根,是种在“欲望”和“侥幸”里的。;欲望不变,骗子永远都有市场。与其骂骗子多,不如学会让自己,不那么好骗。
防水图
赞(2)